好电影,就该让人时刻反省。最近就有一部电影,让静静君反复想起一句话。哪有对错,哪有好坏,不过是选择不同。这部电影是——《沉睡的美人》
《娱乐周刊》言其是——一部直击人心的电影。《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直说——与大多数依靠电视新闻报道来推动故事情节的电影不同,《沉睡的美人》是复杂的、人性化的,绝不仅是一种特殊状态。目前豆瓣评分7.1,烂番茄好评度83%。
展开全文
正式开篇之前,静静君有必要提醒下——如果你希望看到一部怒斥社会扭曲现象、酣畅淋漓的电影。那出门直走,左转右转随便。《沉睡的美人》很闷,冗长且压抑。全片色调昏沉压抑。
偶尔出现亮色,也是为了反衬画面落寞。
连唯一的 *** 戏,都宁愿坠入黑暗,让影子在模糊光影中交缠,不愿透一点暖光。
真实, *** 。但,大音希声,无声处也可见惊雷。电影根据意大利女子安乐死真实事件改编。植物人埃鲁娜一直靠进食管维持生命,17年后其父决定要结束她痛苦的一生。然而埃鲁娜是否能安乐死引起了意大利各界关注。
埃鲁娜真人照片
影片将时间设定在埃鲁娜生命最后几天。讲述了在这个背景下,意大利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四组人不同的生活、思想及造成的影响与困惑。为植物人女儿放弃梦想,却不顾丈夫和儿子感受的演员母亲。
在感情与责任中挣扎的议员和与父亲立场相反的女儿。
为了躁狂症弟弟不惜放弃恋人的哥哥。
一心寻死的毒瘾女人和治病救人的医生。
每一个故事都由矛盾激烈双方组成。再闷,也迸发得出力量。与那些刻意渲染煽情的剧情片相比,《沉睡的美人》极端写实。崩溃的哥哥要亲手拔掉植物人妹妹供气管。拿起,拔掉。直接利落。
一心自杀的女人,醒来,直奔窗户。
没有紧张的背景音乐,没有慌乱的切换镜头。杜绝一切形容词、副词。只有名词,动词。更具伤害力。导演马可·贝罗奇奥,擅长两类题材。
一类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剖析资产阶级伦理道德的“崩溃”。
贝罗奇奥成名作《怒不可遏》
另—类是具有政治色彩的影片或“政治电影”。《沉睡的美人》显然属于后者。所以我们看到。尽管电影中那些呼应新闻的个体故事,随便抽出一个来,都有可能成为当年金棕榈电影《爱》的潜质。导演却刻意打破叙事的线性张力。用四组独立的平行叙事,构建一个社会群像。这是《沉睡的美人》震撼的地方。整部电影,对于是否支持安乐死,从没偏向过任何一方。因为——选择,没有对错,没有好坏。就像为了守候植物人女儿,不惜放弃梦想、不顾丈夫和儿子的母亲。别将你的意志强加他人!这纯粹是暴力!你妈妈不知道如何生活会有什么不同吗?你我珍视的自由,如今对她而言一文不值。
一直不能理解父亲的女儿也说——爱没有让我们盲目而是改变我们看问题的角度
正是因为这种可选择的自由,《沉睡的美人》值得推荐。好电影的不是给你答案,是予你思考。
最后,想看的,“阅读原文”就有。
标签: 盲战里面的希娜经历了什么过程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转载自互联网或由入驻双龙网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文章涉及投资信息,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客服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