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刘晓旭
5月12日,北京市第332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海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林航介绍,截至5月11日、12日,海淀区新增9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病例1在社会面筛查中发现,从事外卖快餐工作。这是北京本轮疫情中第二位感染新冠病毒的外卖员。
根据流调显示,该病例1通过社区核酸筛查发现,现住海淀区清河街道朱房后街,工作地点为海淀区安宁庄后街123号餐行者美食广场。5月10日参加社区核酸筛查,自述5月11日出现咽痛症状,当日报告检测结果为阳性,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病例从事外卖快餐工作,活动轨迹较为规律,每日约9:00骑电动车到美食广场上班,23:00下班返回居住地。
此前5月3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通报的一例外卖派送员感染新冠案例,引发关注。通报显示,直至检测阳性,该外卖员接了500余单,涉及38家餐馆。
为此,北京市商务局官网5月6日发布《新冠疫情流行期间外卖配送人员防控指引》。指引提出建立外卖配送人员分级管理机制,并对服务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临时管控区等中高风险地区的外卖配送人员,采取“白名单”管理机制,实行每天1次核酸检测、1次抗原检测。
专家:外卖接触时要做到“人”“物”同防
《指引》指出,应推广应用无接触式配送模式。外卖配送人员可通过将餐品放至小区内智能取餐柜、单元楼内存放点或居民家门口等方式,实行无接触配送。服务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临时管控区的外卖配送人员必须采取无接触配送。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感科主任徐玉敏此前在接受上观新闻采访时指出,新冠病毒飞沫沉积到物品表面,接触污染的手以后,再接触口腔、鼻、眼的粘膜,就会导致感染快递、外卖会成为病毒传播载体,接触时要做到“人”“物”同防。
她特别提醒,一定要做到“人”“物”同防,即对自身和所接触的物品做到精准、科学消毒。“可以选择家里常备的75%酒精、湿纸巾等喷洒擦拭进行消毒。”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转载自互联网或由入驻双龙网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文章涉及投资信息,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客服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